白宫一句话,首尔的脊梁就断了?那个曾对日怒吼的男人去哪了
那个声音,幽灵般飘过太平洋,撞在青瓦台冰冷的琉璃瓦上,碎成一地寒光。
华盛顿的某个房间里,一句轻描淡写的“已经解决”,就这样宣判了无数亡魂与幸存者数十年的等待。
曾经,那个男人站在沸腾的人群中,拳头挥舞,声带嘶吼,他向着东边的岛国投去最决绝的怒视,承诺要为历史的伤口讨还一个公道。
台下的欢呼声,仿佛还在首尔的广场上空回响,震耳欲聋,滚烫得像要融化钢铁。
韩国人以为,他们终于等来了一位不肯弯腰的总统,一个敢于直面历史幽灵的斗士。
可权力这东西,究竟是铠甲,还是一袭最华丽的囚袍?
仅仅八十多天,那个曾经的斗士,就站在了世界的权力中心,面对着那位金发的商人皇帝,露出了一个近乎谦卑的、令人陌生的微笑。
特朗普的眼神里,没有历史,只有交易。他关心的不是慰安妇的眼泪,而是印太战略棋盘上,每一颗棋子是否都顺从地待在自己的格子里。
于是,李在明开口了。他说,障碍已经消除。他说,历史问题已经解决。
那一刻,他的灵魂里,是否正上演着一场天人交战?那个曾经在竞选讲台上激情澎湃的自己,是否像个鬼魂一样,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角落里,冷冷地注视着这个被现实驯服的躯壳?
而在半岛的另一端,那些刻着历史伤痕的皱纹,又深了一寸。援助团体的电话被打爆,传来的不是质问,而是压抑不住的、苍老的啜泣。
她们的期待,像风中残烛,被大洋彼岸吹来的一口气,轻易地熄灭了。
这出戏码,韩国人看得太多,看得太累。政治家的承诺,原来比樱花飘落的速度还要快,还要轻。
飞去华盛顿之前,他甚至先绕道东京,与石破茂进行了一场心照不宣的“预演”。回来后,他把这次会面当作献给特朗普的投名状,一种“你看,我替你摆平了麻烦”的邀功。
多么讽刺的“实用主义外交”,实用到可以把民族的伤疤当作晋升的阶梯,把同胞的血泪当作交换利益的筹码。
这并非孤例,历史的魅影总在循环往复。几十年前,在美国的冷战布局下,强人总统李承晚不也曾在华盛顿的逼视下,与日本签下了那份被后世无数人唾骂的《韩日基本条约》吗?那份用区区几亿美元就企图“一揽子解决”所有历史赔偿问题的协议,像一根毒刺,至今仍扎在韩国的民族记忆深处。
政客们似乎笃信,选民的记忆只有七秒。几年后,新一轮的选举开始,他们又可以重新捡起“对日强硬”的剧本,再次收割廉价的爱国热情。
他们忘了光州街头的呐喊了吗?忘了那些为了尊严与民主而流淌的鲜血,是如何浇灌出今日青瓦台的权柄之花的?每一次对民意的背叛,都是对那段浴血历史的亵渎。
当然,他可以说自己身不由己。北方的邻居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打磨着自己的利剑,那股寒气,让首尔的每一个决策者都夜不能寐。
美国的核保护伞,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既是庇护,也是枷锁。那份名为GSOMIA的军事情报协定,就像一条无形的锁链,将东京与首尔死死捆绑在一起,而链子的另一头,就握在华盛顿手中。
可即便是带着镣铐跳舞,舞姿也可以有尊严。
他本可以说,“我们正在为解决问题而竭尽全力”,而不是轻飘飘地宣布“问题已解决”。前者是担当,是过程,是尊重;后者是敷衍,是终结,是背叛。
一个词的差别,隔着的是政治家的智慧,与政客的投机。
如今,反弹的声浪已经涌起,虽然还未形成足以颠覆一切的滔天巨浪。民众或许还愿意给他一点时间,一点虚妄的期待,看看这顶“实用主义”的帽子下,究竟藏着一张怎样的面孔。
可时间是有限度的。尤其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,任何对历史的轻慢,都可能引燃早已埋下的干柴。
在日本,甚至有一种私下流传的说法,叫“韩国疲劳症”(Korea Fatigue),一些右翼政客认为无论日本如何道歉或赔偿,韩国总会提出新的要求,永不满足。这种论调恰恰被李在明这样“一刀切”的解决方式所利用,给了对方口实:“看,是你们的总统亲口说解决了。”
权力交易的账本上,从不记录眼泪与尊严。但历史的尘埃下,每一滴不被看见的眼泪,最终都会汇成冲垮堤坝的洪流。历史从不会被“解决”,它只会被铭记,或者被遗忘,而被遗忘的,终将以更残酷的方式归来。
亿策略-配资app官网-牛股策略配资网-我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